一、2021國改向縱深推進
2020年,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之年,國企混改、重組整合、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在快速推進。
在這一年時間里,盡管受新冠疫情因素影響,各地國資監管企業仍實現營收29.2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同比降幅從一季度78.9%的最低谷逐月收窄至8.5%。其中,江蘇、四川、湖南、貴州、廣西、海南、天津等9個地方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進入2021年,作為國企改革的攻堅之年和關鍵之年,同樣任務艱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也意味著,2021年,國企改革將繼續向縱深推進。
面對2021年“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現代咨詢集團董事長丁伯康指出,其方向是指站在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和作用的角度。
“一方面從體制和機制上進行深入改革,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投資、運行、管理機制;另外一方面從制度和政策層面鼓勵和支持這項改革。包括推行產權制度改革如混合所有制、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薪酬與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倍〔当硎。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李錦也指出:“把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即‘三做五力’是(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在李錦看來,隨著國有企業地位的加強,堅定不移地走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改變,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國有經濟地位進行強調,但是整個企業市場化方向并不會改變。
二、深化“混改”是重點任務
具體來看,在國企改革的主要任務中,“混改”仍是重要看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重點提及要“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了很多要求,是一個體系,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混改;旄默F在有一個‘雙百試點’,即200個試點企業,包括100家中央企業和100家地方國企,還有200個科技示范企業;旄脑圏c首先是實現混合所有制,要民營資本進來,非國有資本進來!敝袊髽I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受訪指出。
于2017年啟動的中國聯通混改一直為市場所關注。2017年8月16日,中國聯通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布了混改方案,宣布將引入包括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在內的多位戰略投資者,認購中國聯通A股股份。在聯通混改之初,聯通內部加大了“改”的力度。當時的計劃是三步走,第一步是大幅“瘦身健體”改機構,在混改當年(2017年),總部部門減少26%、人員編制銳減50.14%,各省公司管理部門要求平均減少26%。第二步是“劃小承包”,激發基層單元活力。第三步是“能上能下”,以干部首聘、拆廟減和尚等方式,淘汰部分管理人員,實現“能上能下”。
事實上,從“混”落實到“改”這一層面,一直以來是國企混改的一大痛點。
“混改的混是基礎,改是目的。據我了解,很多企業做到了混合所有,但在改的方面仍然成效不大,不能以混代改。所謂改就是混合所有企業要實現市場化的體制、機制,這方面目前來看差距還很大。我覺得這是落實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的難點和痛點,也是要解決的問題和方向!敝芊派硎。
丁伯康也指出,“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們不僅需要通過引進外部中小股東,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同時還需要充分發揮中小股東在市場開拓、企業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和優勢,改變國有企業經營效率不高的局面。通過混改的引資,實現引制和引智的目標。實現國有企業在產權所有上的‘混’與經營管理方面的‘改’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三、資本市場將成國改重要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國企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隨著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落地以及國資監管體制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資本市場已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陣地。
Wind數據顯示,在A股上市公司中,國企占28%,總市值占39%。截至2021年3月10日,A股共計有非金融上市公司4086家,其中中央國有企業總計377家,總市值合計11.65億元,地方國有企業745家,總市值為13.60億元。
具體來看,其中2020年以來,截至3月10日,合計有7家國有企業A股上市,其中順控發展、中國黃金、南網能源、江天化學和中瓷電子為2021年新上市企業。截至3月10日,新上市國企中有15家為地方國企,12家為中央國企,注冊制下國有企業上市速度顯著加快,9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6家在創業板上市。
從行業分布上看,前述企業除了從事基礎建設、物業管理等傳統行業的企業外,也有如派瑞股份、銅牛信息等從事半導體、計算機應用等新興行業的企業。
此外,在上市公司收購方面,國資企業也收獲頗豐。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深市企業中,就有35家易主國資,主要涵蓋電氣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如華潤集團收購迪瑞醫療,延伸集團醫療產業鏈布局;珠海國資收購通裕重工,整合風電產業鏈優勢企業;青島國資收購萬馬股份,做大電纜和充電樁相關新興產業集群。
同時,在深化混改方面,也有不少重要案例涌現,如TCL科技收購中環股份的母公司中環集團100%股權,在半導體產業鏈上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新布局。
而這只是國企借助資本市場貫徹改革的一角。據記者梳理發現,回顧2020年,地方國資國企以上市為載體實施混改的趨勢更加鮮明。
如福建以改制上市為主要形式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16家;山東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倒計時”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深入落實混改三年(2019-2021)工作計劃,全年有248戶企業完成混改或實施二次混改,吸引各類資本269.51億元,混改戶數占比達到68.9%。
“地方國企以上市為載體實施混改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是基于政府要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與規避國有資產流失風險為考量的一種必然選擇。以上市為載體實施混改,無論對其經濟性、透明性、風險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對于目前其他形式財產投資,如企業投資和項目投資,估值與變現等,都要好許多!倍〔当硎。
在丁伯康看來,地方國企通過證券化的方式完成混改,也主要是看到了這類混改在可評估、可量化和可透視方面的長處和優勢,且在當前情況下,上市公司還屬于一種稀有資源,其經營和利用的價值較大。
“但是隨著上市注冊制的持續推進和深化,未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越來越健全,這將會給國企實施混改提供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增加更豐富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也將逐步淡化這個當前最為熱門的混改主陣地!倍〔嫡f道。
周放生也指出,“證券化一直以來是地方國企的一個選擇,對地方國企而言,證券化目的是要融資。當前企業融資還有很大的需求,資本市場是最好的一個融資渠道。但上市不是唯一的,適合上市的上市,不適合上市的不上市,F在證監會對企業上市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注冊制之后,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律師、會計師要對這些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來源:國資智庫
網址:https://mp.weixin.qq.com/s/ca0_qUq8eAL6EXDOGPjzrQ |